

我们的历史
2007年5月27日,ibg上海成立
成立初期,虽然仅有4名成员,但规模虽小志向远大。这个志向就是成为能将“边界”发生的各种课题通过“InterBridge(联系的桥梁)”解决的咨询集团。不只是专注某一个领域,需要员工拥有多领域专业性知识和较高的洞察力,也需要可以推动解决的领导力。当年,我们还迎来了充满活力的优秀实习生。当时设立的各自公司内部培训内容成为现在的“Entry Level Training(2周)”以及“Rookie Practice(3个月左右)”的基础。
2008年,扩大规模与挑战新业务
赞成Ibg设立主旨的员工越来越多,年底为止聚集了30名员工。办公室愈见狭窄,同年5月搬迁到新办公地点。ibg重视员工的挑战心,同年我们讨论了各自新业务的实施。勇敢的挑战了ECO,IR,Traceability等业务,但没有成功继续下去。此外,咨询服务方面世界500强企业成为了我们的客户,2007开发的咨询工具(iSoul®)起到了很大作用,留下了良好的业绩。
2009年,共享危机感与短期战略的统一
前一年的金融危机中,对咨询行业也带来了巨大冲击。ibg也不例外,越来越感受到未来不明朗所产生的不安全感。为了打消忧虑,更需要制定更加明确、现实性战略。放弃前一年尝试的新业务,明确重点领域的同时集中投入资源。与员工分享危机感,一同讨论如何度过难关,创立了新的人事制度。此外,在客户严峻的商业环境下实施的项目中,成功的建立了与客户强有力的信赖关系,成为了ibg巨大的财富。ibg的原点(一同创造事业)也许就是这一年。
2010年,5年计划 的制定与实施
成立三周年之际,公司全体会议在上海太阳岛召开。需要让全体员工重新审视前一年的短期战略中即将失去的观点和希望。目标方向的认识统一上,无法避免最关键的价值观问题讨论。不限国籍、立场、经验、性别,坦率的交互意见,增强了互相的理解。同年7月,还更换了新办公室。第三次搬家的办公室是在大家考虑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和搬入的,即现在的地址。
2011年,iCCP(日本实习生)开始
同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伤痕。给世界供应链带来的影响也相当巨大。在远离日本的中国,我们考虑可以做些什么的最后,执行的是iCCP。对肩负日本未来的年轻人,有很多需要从日本以外的地方让他们知道的东西。另外,明确了自己将来的目标,从ibg离开的员工出现了。我们将离职称为“毕业”,我们希望毕业后也能与“毕业生”保持良好的信赖关系。
2012年,成立5周年,积极的实施公司内活性化活动
中国政权过渡及8年来首次经济增长预测减速等,给这一年带来了浓厚的历史痕迹。我们ibg在成立5周年之际,基于新的口号:照顾脚下进行活动。名为i-Change的内部活性化项目中,开展了包括5周年纪念典礼以及日本(大阪,京都)开办的新年会等各种团队建设活动。每月执行的内部交流会(Monthly I be “G”)中,开始了为回报日常工作中的感谢之情的”Smile给”。建设强有力的组织需要管理层也跟上成长的步伐。这一年我们创造了更加明确以及注重实际成长的人事制度。
2013年,制定新中期计划、开始市场活动
5年中期计划中最后的一年,4年连续达成经营目标,重新制定了新的中期计划。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减速逐步表象化中,员工一起讨论2014年开始的未来3年的计划。同时上一年制定的新人事制度也开始执行。形成全员参加,全员为主题的制度,在理解、共鸣、渗透、定型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另外,我们的重点领域之一的医疗行业方面,医药品会中的讲演(5月)和关于今后中国医药品市场的行业交流会(9月)也在同年执行。
2014年,战略目标开始执行
开始新中期计划的一年。战略目标之一是经营体制的改革。我们以咨询服务为主业,【通过自我经营,站立于客户的经营观点】。从成立之初虽立志如此,我们将其明确在内部提出。还想介绍的一点是iSoul®的优化。这个我们的服务中起到各自作用的咨询工具,我们对它进行了强化和优化。市场活动方面,IVD(体外诊断产品)研究会中负责了关键演讲。此外,又迎来了7位新成员也是可喜的新闻之一。
2015年,年轻领袖的崛起、健康领域活动的持续、日本事业的强化
不只是在项目中可以做出贡献,就连原本以经营层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活动,年轻领袖们也终于作为核心参与到其中了。 例如,主动举手培养新人,向经营层提出ibg应该成为怎样的公司,积极组织同事,就“个人梦想”和“公司发展”如何更好地结合进行讨论等等。 感觉这一年,“ibg”基因的传承开始有了萌芽。 同时,自2013年开始的健康领域的市场活动,在2015年,得到了来自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完成了多场演讲。 为了更进一步地拓展在日本的事业,相关的体制强化也是在这一年。
2016年,年轻的经营层、新的世界视野
今年经营层实现了新旧更替,新的力量接过接力棒,继续迎头开拓奋进!国际化战略继续深入强化:日本事业强化营业体制,开始提供企业诊断等各种咨询服务,同时在日本的企业网站也进行了刷新;在美国水牛城的项目,在很短的时间内,ibg的咨询顾问跨越组织、国籍、文化语言的壁垒, 和各方通力合作,顺利实现客户的新业务、新系统的转换升级!同时依赖于生产现场人员的潜在的知识和技巧被整理出来,进行流程化和数据化,客户生产活动基盘更加强化。
2017年,设立10年再次思考在ibg工作的意义
ibg上海从设立至今已经10年。在中国跳槽现象非常普遍,但在ibg上海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占全体的1/4。 为什么没有频繁跳槽去大的咨询公司而选择留在ibg呢?在已经熟悉的环境中,往往比较容易忽略思考这个问题,而去年正是启发再次思考的一年。在ibg每个人自由裁量的范围很广,自由度高的同时各自的责任也大。正是这样自由和责任的高度统一,对充满热情施展才华的人看来,是非常有趣的环境。 [ibg是一群不断追求自己的存在意义并志同道合的人。]我是这么想的。不是在其他人制定的秩序中循规蹈矩,而是自己是当事者作主人翁,是志于创造新的秩序,新世界的团队。 2017年,同时还有不同背景、国籍、思考方式多种多样的4位新人加入了ibg。 Enjoy Challenge! 不随波逐流,朝着自己认同的人生方向挑战前行!
2018年,独立自尊的生存之道
2018年,世界经济、社会、政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样不确定的时代,越来越感觉到公司经营变得更加复杂。 在这样的环境下,2018年初ibg上海筹划 3年中期计划并开始了新征程。ibg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端,全体员工从营业到交付大量活动的牵引下, 提升了业务的业绩数字。 在2019年到来之际,想向包括自己的ibg员工传递的信息是【稳重心】。 正是这预测未来困难的时代,不随波逐流,不妄自菲薄,正直清廉地生存发展下去。
2019年,在这多变时代的生存之道
大家20岁时都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 当时我还是一名会计顾问,工作内容是回答客户暗记的内容以及使用既存框架为客户分析风险等。 为了积累知识,我每天都在刻苦钻研。但也时常担心将来自己是否会被AI或机器人所取代。 世间常说,“自己思考之后再做行动”,如果社会和公司等给予了过于安定的环境,人一定会变得懒惰而逐渐失去自我思考能力。 因此,在2020年来临之际,我向ibg的成员及自己传达了『不间断地 “进化”→“ 自立/自律”→追求“自由”』这个想法。 虽然这种做法会使公司内部管理变难,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后我也会努力地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Interbridge group Shanghai
Website
https://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862575/FiS4_ePjQNhf2Hbf_P8VDvVH8G1P.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630>/format/png